Sunday, January 30, 2011

荫余堂,大雪中漂洋过海的徽居

1.由起

那个8集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难得的资料详实,不浮不飘,实在好看。
爱看8g也好,对那段历史感兴趣也好,都会有所收获。
但我最大的收获,是重新收拾一份对中国古建筑的兴趣。
我一直想买那本梁思成的中国古建筑史,好好细读一番。
某人说给我买了这本书,我却没有印象。
下次好好找找。

看到梁林二人,走遍大江南北,在残砖旧瓦里挖掘古庙古塔的遗迹。
然后爬上爬下的,一根根梁柱的测,一段段砖石的测。
尤其是木建筑,大屋檐,更是精妙的力与巧劲的结合。
能把每个榫每条梁的机关,搞清楚一点一点的画出来。
然后用工程学和史学的体系,记录整理,实在是令人佩服的一大成就。

最心痛的,是看到北京城的城楼子,城墙,经历战火仍在。
却在和平时期,转瞬消失不见。
而大规模的消失之后,残存在民间的一砖一瓦,更是一点点的被拔个精光。

看法国画家Charles Chauderlot笔下的水墨北京,那些小胡同,那些旧房子,非常怀念。


甚至怀念九十年代的北京,我所经历的那个年代。
骑车穿行在宽阔的马路上,走在护城河边,偶尔窥见街头巷尾温和的生活一角。
那种感觉,如今想来已是奢侈。

这段纪录片,零言散语之间,让我更了解民国到解放之间,那段时期一些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
让我手痒写完曾经非常想写的那个小说,乱世盛世。
当时写到西南联大时期,懒得查资料,弃坑。
继续积攒,希望有天能另自己满意的写出这段文字。

很吃惊的发现,某人大姑大姑父当初在史语所,应该和梁林的生活有过交集。
大姑09年去世,在大姑父去世后,一人偏寓一岛,过了将近半个世纪。
真没想到她和梁林是同时代的人。
那一辈人陆续离世,许多最真实的民间记事,也随之烟消云散。

恩,如今非常想看梁注营造法式。

在这部纪录片的最后一集,居然接上介绍麻省的一个博物馆,从安徽徽州的一个小村子,黄村,搬了一个徽宅,在米国一石一木的重新搭起来。
赶紧去网上查,就在不远的那个有著名鬼节游行的小镇子Salem上。
遂起意冒着严寒赶去一览。

话说米国自身历史资历浅,但对历史古迹的态度,实在令人观止。
不说几乎每个小镇子都有自己的历史博物馆,保留一些几十最多上百年的,我们觉得没什么看头的东西。
更是不惜大力气,从欧洲亚洲的淘。

想起第一次去大峡谷的路上,经过荒漠中的一个小镇子。
景点就是跨在科罗拉多河上的一架伦敦桥。
当初伦敦要把这个旧桥拆掉,架座新桥。
就有个美国富商,花大价钱大力气的,请人一块石头一块石头的把桥拆下来,标号,运回美国,再按原样装起来。
岸边路上,还修了几个红色公共电话亭,把伦敦山寨到底。
那个小镇子,就依托着这座桥,那条河,成了沙漠里一个休闲度假的所在。

2. 荫余堂

荫余堂建于200年前,晚清时期典型的徽居风格。
2003年左右,被以文化交流的方式,从徽州黄村黄家后族中买下,拆掉再在米国Peabody Essex Museum (PEM)拼装起来,落成于新拓建的博物馆中。
由于控制流量,博物馆定点定量放人。
冬天的时候,为了保护建筑,天井用玻璃顶封上,开在院子里的大门关闭。
游客是从下面这张照片的角度,建筑的侧门而入。
内部不许拍照录像,这是博物馆网页上的照片。



有兴趣看细节的童鞋,可以点下述链接:
荫余堂介绍


我从博物馆的玻璃窗,拍了几张看过去的徽宅大院。
入口处,大家等着馆藏员带领下,成批入内。


大雪覆盖下的,白墙青瓦,还有屋檐下垂下的冰柱。





这个展览做的不错,不仅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建筑,还把原来院子里的两个水池,每个屋子里的摆设,都尽量按原样摆设。
绣花鞋,鞋样子,钉耙锄犁,蓑衣对联,主席像主席语录,老式28永久自行车,麻将炉子,竹椅竹筐竹床,陶瓷脸盆,热水瓶,衣柜门上贴的阴丹士林布广告画。。。
还有一些画,录像,展示当时的文化背景。
许许多多,我们看到的是怀旧,西方人看到的是exotic的文化。

PEM这个博物馆,收藏了其他很多中国,印度,被殖民时代的商业交流的画。
以及很多船模,以及展现航海港口的许多画。

我大部分时间都耗在荫余堂里,被那些花窗所吸引。
其实,我也只摹了一扇窗。
这个效率,真的是令人发指的说。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